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社会

浙江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三:提升群众生态幸福感

   春天的江南,柳枝掩映着古桥流水,阳光穿过浓密的香樟树,在河边投下斑驳的影子。小河一侧是太湖湖堤,另一侧则是白墙黛瓦的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小沉渎村。

  这里曾是烂泥没脚、水臭扑鼻的太湖洪泛区。“原来环境不好,蚊子挺多,那时住在城里的孩子都不愿意回来。”提起当年,村民言语中还有颇多无奈。
  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湖州考察南太湖开发治理,曾驻足小沉渎村。在考察中,他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湖州努力把南太湖开发治理好。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谆谆话语,一直在湖州人耳畔回响。十多年来,湖州在治水治湖的同时,全面整治环境,美丽湖州建设方兴未艾。
  如今,小沉渎村不仅“自家的孩子经常回来住”,更成了背包客最爱的梦里江南水乡。
  “水清了,天蓝了,山绿了,钱多了!”湖州百姓用朴素的语言诉说变化,洋溢着满满的生态幸福感。
  治污攻坚成果丰硕,美丽铺展湖州大地
  水、土、气、矿同治,“污点”变“景点”,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行走在湖州城乡,北方来的客人总是艳羡其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无论碧波万顷的太湖还是涓涓的山溪小漾,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水总是清凌凌的。遇艳阳高照,水面倒映着蓝盈盈的天;遇薄雾细雨,水天一色,更像是一幅江南水墨。
  水是湖州的魂,作为太湖流域的上游,湖州常年提供40%的入太湖自然径流量。这座因湖而生、以湖命名的城市,治水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南浔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南浔籍著名作家徐迟曾连续用66个“水晶晶”描绘自己的故乡。数百年前,南浔是富甲一方的江浙雄镇,然而,受产能落后、建区较晚等因素影响,这里一度被严重污染。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浙江开展“五水共治”以来,南浔持续攻坚水污染防治,“百点示范、千点整治”,全域剿灭劣Ⅴ类小微水体1253个,实现了由“污点”向“景点”的嬗变。
  “变化很大,惊喜很多。”一位游客这样评价自己再到南浔的感受。
  南浔治水是整个湖州的缩影。湖州“五水共治”累计投入资金429亿元,实现了6个全覆盖,即排污口标示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运维全覆盖,建制镇截污纳管全覆盖,河道清淤全覆盖,重点污染产业整治全覆盖,绿色矿山全覆盖。
  近年来,保护太湖的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不达标污染企业全部关停,13个行业提标改造及转型升级任务全面完成,常年生活在太湖上的渔民整体上岸。
  不懈的努力,使湖州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全年,77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首次100%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较2013年提升16.7个百分点;列入“水十条”考核的13个断面水质100%满足考核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省对市交接断面考核继续保持优秀等次,入太湖水质连续10年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实现了“一溪清水入太湖”,为太湖流域乃至长三角地区构筑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也为全国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为减少对太湖的污染,政府动员我们把家从船上搬到岸上的新村,起初还有点不情愿,可是一上岸,才发现变化太大了。”太湖旅游度假区滨湖街道小梅村居民朱良荣说,太湖蓝藻暴发那几年,渔业资源萎缩,他们当时是渔民,收入很不稳定。现在湖水水质明显改善,自己成了养蟹大户,还开起快艇服务游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治水惠民,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更高,2017年湖州生态满意度测评名列全省第三,“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排名较上年提升两名。
  治水成效显著,治大气、治土、治矿也不落后。
  ——综合施治保蓝天。2017年,市区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43.2%;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8.5%,较2013年上升16.4个百分点。
  ——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稳步推进污染地块的治理修复。
  ——推进矿山综合治理。矿山企业由612家减少到56家,减幅达91%,在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关停矿山基本复绿;开采量由原先1.64亿吨压缩到0.48亿吨,削减了70.7%,并将逐步减量直至“零开采”。
  治污为的是“净”,但湖州人还爱美。如今的湖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南太湖度假区景色优美,田园风光引人入胜。
  安吉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优雅竹城”联动共建,美丽乡村创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德清同步推进美丽公路、美丽庭院、美丽菜园建设,10条美丽乡村景观线、10个精致小村和7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特色村、精品村、中心村,是长兴打造美丽乡村品牌的三大着力点……田园模式的递铺街道鲁家村、上海人的后花园顾渚村、以“洋家乐”闻名的筏头村,一个个风景优美、特色鲜明的小村落,成为湖州的亮丽名片。
  环境管理新招频出,精细打造生态产品
  政府抓落实、企业守规矩、群众乐参与,助力解决突出问题
  治理难,管理更难。常有人问,湖州何以创造并保持了这样优美的环境?在湖州采访,深刻感受到湖州环境精细管理、机制创新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果。
  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整洁、安静,漫步村路,一幢幢漂亮的居民别墅门前,蓝绿两色分类垃圾桶非常醒目。
  在村里的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站,保洁员韩来根正忙着把收运来的垃圾进一步细致分类。“一天按时收两次,大部分村民把垃圾都分得挺好。”老韩笑着说自己是落实“一把扫帚扫到底”制度最前沿的人。
  2009年,德清开始实施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一度遭遇烦恼: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100%,可环境卫生怎么总是有死角,城乡面貌怎么就美不起来呢?分析原因,标准不明、权责交叉、条块分割是症结,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机制上创新。
  德清人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新模式。“将全县范围内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等工作,全部委托给一个责任主体统一管理,形成垃圾集中处理、绿化标准作业、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这就是我们的‘一把扫帚扫到底’制度。”县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晓勇告诉记者,这种模式自2014年实施以来,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变样。
  “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湖州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体制、运行机制、科技支撑的创新,着力提升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湖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文明办主任倪跃田说。
  抓环保,监管触角伸入乡村。全市推进镇村两级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设立村和社区的网格专管员,专业园区引进第三方监管,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实施“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监管。
  抓环保,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污染责任保险、企业信用评价、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同时开展第二轮排污权有偿使用,规范富余排污权的回购、出让机制,激励治污排头兵将富余的污染总量指标变成企业经济效益。
  抓环保,执法形成有效震慑。在全省率先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公检法部门驻市、县区环保局联络室全覆盖,市、县区两级法院全部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环境执法形成合力。建立与周边地区边界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与监察委协作,探索推行环境违法党纪政纪挂钩问责机制。2013年以来,全市环保系统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304件,个案平均处罚金额从2013年的4.48万元上升到2017年的6.26万元。
  这些举措,使企业从心底里认识到节能环保的投入不能少,污染环境的钱不能赚,环保法律法规的高压线不能碰!
  抓环保,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今年市里计划专门列支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培育20家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正在拟定有关固废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投诉身边的环境问题。
  一系列举措,使环境管理更加精细,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城乡环境持续优化美化,生态产品产出更多更好。
  “环境好了,游人来了,我在榉树村开了超市,生意好得不得了!”长兴县太湖边的居民钦福寿笑眯眯地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25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