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社会

科技助力湖州农业绿色发展

   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中,湖州一直秉承着“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且其根本出路在科技。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推进科技富民和科技惠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集聚农业科技资源

  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我市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技术瓶颈、优化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今年以来,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浙江南太湖农业科技园区投资近5000万元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完善转基因试验基地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试验田周边物种隔离等情况。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农业科技园完成电力扩容工程,电力扩容至400KV,新增供水管道300米、安装苗床300平方米,完成玻璃温室升级改造,新增物联网系统一套。园区企业科研步伐进一步加快。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新建一流的古酿造生态化产业基地;中科聚禾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投资150万元,进行智慧农业和数字化农业建设;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建设植物工厂食用菌立体栽培体系系统,进行食用菌不同发育阶段工厂化生产模式的研究。浙江康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引进40余个品种的蝴蝶兰、 30余个品种的多肉十二卷,以及多季茶花、金银花、麒麟果、拇指西瓜等新特产品,建立优良品种精品基地。除了现有园区建设成效喜人外,我市又新申报了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安吉溪龙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全市园区共引进培育重点农业科技企业30多家,年均引进新产品25个、推广新技术新模式11个、培训人数3335人次。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17年星创天地创建单位名单,我市的金农现代农业星创天地榜上有名。事实上,自去年以来,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县区按照浙江省《关于建设“星创天地”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星创天地”创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家(安吉星、吴兴金农)单位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星创天地”创建,通过科技部备案单位3家(安吉星、极白安吉白茶、阿鲁阿家乡土乐园),创建数和备案数均居全省前列。累计建成众创空间面积1.33万平方米、成果转化示范基地1.408万亩,吸引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人员和有志青年等创业人员450人。

  在湖州这片创新沃土上,一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样板正在逐渐成形。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提升农业科研能力

  今年6月,浙江省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暨科技政策与专项工作培训会提出,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是第一短板,农业科技创新是短板之短板”,将农 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到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位置,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工作与地方重点工作相结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国之利器在科技,科技的灵魂是创新。让科技创新挑大梁,那么加强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市坚定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深入探索“两山”转化的文章,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布局由分散向集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品服务由低端向中高端三大转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构建了绿色、低碳、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培育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37家。

  我市按照“市场需求、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合力推进”的建设思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上半年,择优组织申报浙江省首批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8家,星光智能化农机装备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和欧诗漫珍珠产业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进入公示(全省共6家)。为引导企业进一步重视研发中心建设,加大研发投入,针对全市109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进行了考评及评优工作,全面掌握运行情况,新认定12家优秀农业企业研发中心。

  同时,积极实施科技项目。主动设计市级现代农业专项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专项重点支持营养健康食品开发、现代农业装备开发及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溯源、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研究与示范。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申报省、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例如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支持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实施“基于天然色素调配老抽酱油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等;在现代农业装备领域,支持浙江亿森机械有限公司实施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耕作机械及通用水田作业底盘的研究和推广”等;在生态农业方面,支持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化生猪循环养殖技术研究-规模猪场生态环保型饲料配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今年,全市申报省级农业重点研发计划11项。

  农业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深化科技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为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科技引擎。

  注重农业成果转化 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吴兴区幻溇村金旭农庄里近日来了一位为果树检查身体的人,他就是中科聚禾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金师傅,今年这批枣树你不能让它们挂果,才能保障明年的丰产。今年盛花期不要做环割和保花保果措施就能控制挂果。”说着蹲下身,指了指树干底部。这批果树的来源正产自于中科聚禾,据悉,该示范基地是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投资建设。中心副主任张鹏说,园区一头连着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一头连着农产品市场,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做“转化器”,把农业技术转化成市场产品。事实上,这仅是我市加快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2016年,湖州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各蚕桑基地引进种植适宜机械高效收割的草本化桑品种等130余亩,引进、试养抗病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NHK3”等近30张,试验、示范、推广蚕桑省力高效生产模式,促进了蚕桑产业成果转化。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016年累计科技下乡200余次,新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对接养殖企业80余家,为水产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53项,举办各类科技对接、项目推介或展示等活动33次。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我市的12名省、市级团队科技特派员、 6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个人,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共实施各级科技项目60余项,推广新技术43项,培训农民1.5万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此外,科技特派员们还积极参与剿灭劣Ⅴ类水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剿灭劣Ⅴ类水中的科技助推与支撑作用,实施了“智慧化生态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数字化生物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基于内电解技术的难降解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的开发”等一批科技项目,加快速度将“五水共治”推向纵深。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据统计,一季度全市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202.4874万元(含度假区),增速为18.5%。列入2017年服务业重点项目“双百计划”科技服务业项目共17个,一季度完成投资6.23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0.1%。“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炎炎夏日里,行走在太湖南岸,一个个鱼跃虾欢的池塘,一排排标准化的果蔬大棚,一处处高标准的养殖区……随处可见传统农业在科技的助推下逐步走向现代农业的身影,科技农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133
收藏
分享